【聯合報╱記者吳雨潔/專題報導】
|
寶媽嫁到香港3年,學會煲湯文化,除身體力行煲湯養生,並依季節、體質煲湯餵養家人,是女兒心目中的「湯神」。
記者徐世經、高智洋/攝影 |
出過5本煲湯書,被女兒曾寶儀尊稱為「湯神」的寶媽,說起各式湯品、
食材、中藥材如數家珍:淮山雞湯
補氣、南北杏潤肺、佛手瓜有膠原
蛋白。針對不同年齡、體質的人還要
準備不同的湯。「不管工作多忙,
我一周熬兩次湯。」臉上、身上都
看不出歲月痕跡的寶媽笑著說。
嫁進曾家3年,人生變精采
「我的人生會這麼精采,都是因為嫁入曾家那3年。」寶媽18歲到香港工作,
認識21歲的曾志偉。婚後成為少奶奶,「我公婆很疼我,每天跟著他們去吃
好東西。從來不用下廚。」不過,
「我會主動去學去看,雖然那時才
十幾歲,但是我知道不可以每天悠閒
等著傭人弄給我吃。」因此,一有機會寶媽便跑廚房,看傭人做菜。
香港的少奶奶喜歡上菜場買菜,
回家交給傭人
|
桂圓雞腳湯:
雞腳1斤洗淨汆燙去腥,一鍋水煮開,
放進雞腳、適量桂圓肉、老薑,
大火煮20分鐘,再轉小火煮1.5小時即可。寶媽說,這道湯做法超簡單,
卻溫和滋補,阿寶也很愛喝。
圖片提供/皇冠 |
煮。「我跟我婆婆買
燕窩、魚翅、干貝。邊看邊學,把這些東西放在腦海裡。」寶媽說,香港菜販很喜歡跟婆婆媽媽聊天,討論最近
流行的菜、不同食材的新煮法。
「曾家生活3年,讓我學到好多好多」。
懂得食材,學會煲湯養生
「知道每種食材的特性,才能煲出
有價值的湯。」香港人認為陳皮、
杏仁、芡實、銀杏都是「中醫師的
維他命」。不同季節、體質該喝的湯
都不相同,寶媽常跟菜市場、中藥店
老闆聊天,了解不同食材的好處。
「我覺得做菜也是要靠天份,像煲湯
放這麼多中藥材,沒天份怎麼記。」
用心吸收菜販、醫師的知識,這些東西「就這麼累積下來了」。
「廣東人很會煲湯,他們一年四季
都吃養生的東西。你看阿寶爺爺91歲、奶奶85歲,比我媽媽70幾歲的身體
好很多。這證明飲食對身體真的有影響。」但兩地飲食文化有差異,
「台灣的冬瓜蛤蜊湯,是湯滾放下去
燙兩下,這湯很涼的,不能亂喝。
香港人是帶皮的冬瓜,加薏仁熬兩、三小時,祛濕又排毒,跟台灣煮薑絲,
完全是兩碼子事。」
懂得喝湯,女兒國小就會煲湯
寶媽懂得煲湯,女兒們耳濡目染。曾經寶媽生病,念國小的小女兒,自己上菜場買雞熬湯給寶媽喝。「什麼樣的媽媽就教出什麼樣的女兒。」有湯神母親,便有懂得喝湯的小孩,「有次湯裡多加了干貝,曾寶儀一喝就說:『媽,你今天加了別的東西進去,對不對?』非常厲害!我小女兒也是,放學回家一進門,聞味道就知道我今天熬什麼湯。」
「我們台灣人不能接受,湯為什麼要熬這麼久?如果覺得熬湯浪費時間,就從飲食清淡的方式開始,這對全家人身體都有很大的幫助。」
飲食節制,一道菜不會挾超過3口
|
南北杏佛手瓜排骨湯:
薏仁先泡水一晚,佛手瓜去皮切塊,排骨先汆燙,
煮滾一鍋水,先放陳皮,水再滾開後,放入佛手瓜、
南北杏、蜜棗、排骨和火腿,大火煮滾20分鐘,再以小火煮2小時40分鐘。(北杏較苦,只要放南杏的一半量即可)
圖片提供/皇冠 |
「我是一個對飲食很小心的人,對食物絕不任性。我不是忌口,我什麼都吃。只是同一樣菜,我不會挾超過3次。去錄美食節目,都是吃很好的東西,像龍蝦、鮑魚,但我從不超過3口。」
「我覺得維持自己的身體是最重要的,至於身材嘛,從年輕以來一直是這樣,也沒變過。」一開始是健康考量,吃得少的寶媽,就算美食當前,也會節制。「到後來,我覺得必須要為我的工作負責,你得說服大家,年輕的時候開始喝湯保養,到50幾歲可以像寶媽一樣。如果我吃得隨便、身材也不OK,誰會相信?」難怪,寶媽可以讓阿寶氣得跳腳,「你好歹也生過3個小孩,我怎麼可以跟你穿一樣size的褲子呢!」
【2007/11/09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*資料來源: 聯合新聞網 UDN 消費流行 寶媽的煲湯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