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耳白菜湯/蘿蔔燒雞氣血雙補麻油蝦//山藥金針炒時菇 林秋香老師-輕鬆做一餐
〈一〉木耳白菜湯
材料:
梅花肉6兩、花枝漿6兩、大白菜6兩、木耳3兩、豆芽菜3兩、香菜1根、蒜末5公克、太白粉2大匙、
地瓜粉2大匙、高湯500cc、酒1/2大匙、柴魚1把、香油1大匙
調味料:
醬油4大匙、烏醋3大匙、胡椒粉適量、糖1大匙、鹽適量
做法:
1‧白菜切絲、木耳切絲、香菜切段備用。
2‧梅花肉切條,加入白胡椒粉、蒜末、1大匙醬油、糖、酒1/2大匙抓勻,再加入地瓜粉1大匙抓醃後
與花枝漿拌勻備用。
3‧高湯煮滾,加入大白菜煮約3分鐘,轉小火把肉條陸續放入滾湯中,煮至浮起,柴魚用濾紙袋裝好
也放入湯中煮出味道。
4‧再加入木耳、銀芽、醬油3大匙、糖1大匙、鹽一起煮熟,再加入太白粉與地瓜粉、水混合的芡汁,
再淋下烏醋,熄火後撒上香菜即可。
養生小語:
白菜含有豐富的鈣質,可強化骨骼發育,改善內火旺盛的口乾舌燥、牙齦腫脹,等冬季的上火症狀,
木耳、豆芽也是促進腸胃消化的食材,也可改善肌膚粗糙。
〈二〉蘿蔔燒雞
材料:
去骨雞腿1隻、胡蘿蔔3兩、白蘿蔔6兩、香菜1根、青蒜1根、辣椒1根
調味料:
醬油1大匙、酒1大匙
做法:
1‧白蘿蔔切丁,胡蘿蔔切滾刀塊、紅辣椒切大段、青蒜白切丁、青蒜苗切末、香菜切大段備用。
2‧雞腿洗淨擦乾,抹上少許醬油,以皮面向下將雞腿放入鍋中,兩面略煎後,取出雞腿切成大丁備用。
3‧原鍋放入水、胡蘿蔔丁、白蘿蔔丁、青蒜白、辣椒、香菜梗、高湯、醬油、雞腿丁燒煮10分鐘,
起鍋前挑掉香菜梗,加入香菜、青蒜苗即可。
〈三〉氣血雙補麻油蝦
材料:
蝦12兩、麻油2大匙、老薑適量、米酒100cc、紅露50cc、藥材(當歸1片、黃耆5錢、紅棗黑棗各6粒、
桂枝1錢)、水600cc
做法:
1‧起一單柄鍋,放入當歸、黃耆、紅棗、黑棗、桂枝、600CC的水煮成200CC的藥汁備用。
2‧起鍋燒熱麻油,放入薑片炒香,再加入藥汁、紅棗、黑棗、紹興酒、米酒煮滾。
3‧將蝦去頭部尖刺與鬚腳後,放入藥汁鍋內煮至蝦子熟透即可。
〈四〉山藥金針炒時菇
材料:
綠金針花4兩、柳松菇1包、山藥6兩、甜紅椒1/2粒、紅蔥2粒、蒜1粒、高湯1/2杯
調味料:
香油適量、胡椒鹽適量
材料:
1‧柳松菇撕小朵,山藥、甜椒切條狀,紅蔥切大丁、大蒜切片備用。
2‧起一滾水鍋,放入鹽、金針菜,汆燙約1分半鐘取出備用。
3‧起鍋冷油,放入蒜末、紅蔥末爆香,再放入菇類、山藥、甜椒拌炒,加入少許高湯、胡椒鹽煮滾,
起鍋前加入金針菜略煮即可。
養生小語:
冬養生首重漸進式的補法,可根據體質做變化,若全家一起吃飯時可把個人的需求考慮放進去,
如體內濕熱,舌有黃苔或白苔表示有濕熱,但又要可補陽氣及增強抵抗力可吃山藥、金針,
若胃口不佳,體力虛弱,眼花便祕可選擇金筍蘿蔔燒雞,而氣血雙虛、貧血、手腳冰冷但肥胖者
可選麻油蝦。
資料來源: 美食交割